2015年10月30 日,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生学术沙龙专家讲座第25场(总第43期)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研究生院)教学楼107教室隆重举行。本次专家讲座由中国政法大学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办。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冯晓青教授主持了这一期专家讲座。本期专家讲座主题是“专利申请、布局实务操作与企业市场策略”。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人、专利代理人韩建伟律师应邀就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本次讲座,韩律师从个人的执业经验和人生感触为素材,详尽介绍并反思了专利法律服务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总结、评论、判断了专利代理行业的发展趋势,对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因而吸引了众多知识产权法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积极参加。
在讲座正式开始前冯晓青教授首先宣布举行中国政法大学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2015 年第六届“康信”奖学金颁奖仪式。冯晓青教授宣读了获奖名单。
随后,冯晓青教授为本次专家讲座的主讲人韩建伟律师进行了介绍,韩律师先后在多家著名 IT 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工作,后加入康信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业务专长集中于专利领域,主要包括申请、复审、无效以及诉讼,技术领域为计算机、通讯、半导体、电子工程这一类,在网络技术相关领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其就职于康信以来,递交申请 500 余件,提交答复意见 1000 余件,无效案件 50 余件,其中有的被评为专利复审委员会 2013年度十大案件。韩建伟先生还是中华专利代理委员会的讲师,2004 年被英国 MIP 评为中国区年度 IP Star。除了实务经验外,韩律师还在理论研究、学术活动领域很有造诣,在《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发明与专利》上有很多成果。
在冯晓青教授介绍之后,韩律师在会场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了精彩的演讲。
韩律师首先介绍了自己十年来的职业和心路历程,向同学揭示了其如何从“理工男”变成“法律男”,以及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个人道德准则和生存压力。韩律师以一个个浅显易懂而且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雄辩地提出以下观点:创造性有主观因素在其中,也是国家用来调剂发明授权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以前国家的规划是每万人的申请量超过十件,所以通过降低创造性要求来实现这个目标。现在政府突然发现专利制度利用不当会对创新造成阻碍,便要收紧专利申请,从严把握创造性这个法律概念。最后,韩律师希望同学无论在今后的法律道路和人生旅途中无论遭遇多大的挫折,都要不忘初心,守住法律人的底线。
主题发言结束后,讲座进入了交流环节,同学们对吴律师演讲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同学了分别就知识产权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专代的技术门槛、专利代理行业的发展前景、怎样从律师助理成长为合伙人等问题对韩律师进行了提问,韩律师也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最后专家讲座进入尾声,冯晓青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冯教授首先感谢韩律师的风趣演讲,并认为这个主题既是一个理论性问题,又是实践性问题。企业申请专利肯定是有目的的,针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时段,这个目的都是不同的。国家曾经通过政府补贴来鼓励专利申请,所以连事业单位都来申请专利,有些会不去想专利布局之类的问题。冯晓青教授指出:现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深入推进,企业需要摆正位子,好好思考申请专利对其是否有实际经济利益。最后冯教授还特别感谢了康信公司对中国政法大学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多年的支持,也希望将来进一步加强学术和人才交流方面的合作。
这次讲座,韩律师同大家分享了他多年的职业历程和人生感悟,使同学们了解到应如何理解专利、技术、企业乃至国家战略间的关系,应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的专利代理服务市场,应如何选择适合的行业和就业单位,应如何在个人理想、家庭责任和社会现实间达致平衡。韩律师的讲座不仅提供了以上的种种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其引起了同学们对个人命运和法律技术的深入思考。本期专家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取得了圆满成功。